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以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2-02 15:17:49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对2023年行业取得的成绩总结复盘,对2024年行业发展需面对和克服的挑战提出建议。

  向好态势显现,行业运行平稳

  2023年,面对异常复杂极具挑战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化纤行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精心备战,精益运作,在危机突围中稳中求进,展现出了厚积薄发的韧劲。

  总体来看,2023年化纤行业运行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一是行业产销基本稳定,市场相对平稳。行业总体开工负荷基本维持在高位,且库存状况保持良好。此外,2023年化纤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相比前两年大幅减弱,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原料和把控库存的难度。二是化纤出口表现较好,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11月化纤主要产品合计出口量同比增加17.5%,增速同比提升8.06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出国际市场对我国化纤产品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化纤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三是环比来看,行业运行已经呈现出逐步复苏的态势。1-11月化纤产量同比增长9.99%,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到4月份转为正增长,之后持续提高。化纤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转正,其中营业收入同比由1-2月的-4.98%,至1-10月为3.98%,利润总额同比由1-2月的-97.16%,至1-10月为2.24%。四是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纤维行业持续稳步发展,高性能纤维主要产品生产平稳增长,总体仍有盈利;莱赛尔纤维产能利用率提升,产销量快速增长。

  陈新伟介绍,行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耕行业的一大批优秀企业的付出。他们直面困境,不抱怨、不躺平、不放弃,在困境中谋发展,把压力变成动力,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方向,更好地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进而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

  硕果累累,

  科技、绿色、品牌引领行业发展

  在国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优秀企业的全力推动下,2023年,化纤行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品牌建设方面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

  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化纤行业已经通过炼化一体和体量优势形成了进入壁垒,功能性、差异化纤维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环境友好与生物纤维材料有望更多替代石油资源的纤维产品,智能化生产成为典范,高性能纤维加速成熟,行业卡脖子环节迅速减少,开始逐步引领化纤工业新发展。

  2023年,一批科技成果斩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千吨级纺织用海藻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柔/弹陶瓷超细纤维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评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等2个项目获评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废旧涤纶纺织品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间歇法再生DMT及其钛系催化剂合成PET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等3项技术获评获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PE/PP超细超短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项技术获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行业还涌现出一批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华茂伟业、保定天鹅研发的结晶法纯化NMMO技术工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莱赛尔关键溶剂的国产化,基本解决了我国NMMO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江苏恒神、中科院宁波所、哈工大建成了十吨级超高强高模HF55M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线,碳纤维拉伸强度≥5800 MPa,碳纤维拉伸模量≥377 GPa,断裂伸长率≥1.5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出了抗污尼龙6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浙江佳人新材料等单位研发的万吨级高纯度再生DMT工程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行业智能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桐昆集团功能聚酯纤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国家五部门联合评定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盛虹石化携手霍尼韦尔发布智能工厂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借鉴等。

  绿色发展方面,化纤行业绿色设计及制造能力显著提升。部分优秀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省级绿色工厂,1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菌草再生纤维素纤维、无锑聚酯涤纶、海藻纤维、聚乳酸等绿色产品产业化生产,化学法再生涤纶产品不断丰富。

  特别是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3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引发了行业强烈关注。该平台采用国家二级节点解析技术、区块链技术、供应链追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可实现从纤维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在线交易,可追溯全流程信息……凭借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加持,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中国化纤行业正在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发展联盟(CV联盟)及其成员企业赛得利、三友化纤、丝丽雅、吉林化纤、新乡化纤等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积极践行“双碳”战略,绿色纤维认证产品不断丰富。

  品牌建设方面,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活动继续引领化纤生态圈协同创新,并在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发布会上发布九大类流行纤维。“华峰千禧·中国纤维品牌联动创享汇”系列活动等,均为行业品牌建设注入新活力。作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重要延伸活动,纤维之路活动继续走进众多下游企业,分享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发布的纤维品种,了解了终端品牌在产品研发中的痛点、难点,探讨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为发挥创新纤维在终端产品中的增值作用打下了基础。

  恒力集团、荣盛集团、盛虹集团、恒逸集团、新疆中泰等化纤相关企业上榜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恒力集团副董事长、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等化纤企业家上榜《财富》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盛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缪汉根,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金,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等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化纤企业及企业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众多化纤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培育,行业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七大行动,

  推动建设现代化化纤产业体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中国纺织工业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陈新伟提出,下一步中国化纤协会将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通过推动化纤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让行业真正形成更有创新力、更有附加值、更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更好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化纤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行动纲要》提出的7项重点行动,陈新伟表示,化纤行业将通过建立系统高效的科技研发体系、完善多层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建立新型高质量的标准支撑体系来推动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发布和新材料新技术在终端产品的设计应用等,把握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立足化纤特色推进品牌建设等行动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稳步推进节能低碳转型、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水平、完善化纤现代化绿色制造模式等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化纤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引导化纤企业参与跨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等,建立协调联动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通过巩固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地位、稳步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治理、培育国际化发展领航企业等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通过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促进数字经济和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化纤人才智库等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建设。

  专注赛道,

  加快形成化纤新质生产力

  《行动纲要》为纺织化纤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可遵循的具体指南,但面对当前全新的发展环境,化纤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

  对此,陈新伟指出,我国化纤行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高质量发展尚不充分,原料保障多元化和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尚需提高;二是部分原辅料、助剂及关键装备制约尚需突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部分生物基纤维原料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提升等;三是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材料的发展还有差距;四是绿色发展和循环再利用体系需要完善提高等。

  对此,陈新伟建议,化纤行业下一步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坚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也要直面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引导理性投资。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建议企业加强行业交流协作,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和无效的恶性竞争。

  三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如提高常规纤维附加值、提升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加快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发展;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培育纤维知名品牌,从原料端引领纺织价值提升等。

  四是开拓国际市场,规划好产业布局。从国际来看,要紧抓机遇积极开拓化纤出口市场,建议要更多研究与东南亚、中东地区等的投资与商贸合作,同时需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加快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从国内来看,要关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关注东部沿海地区研发制造高端化纤产品的趋势。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4,陈新伟表示行业依然将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他建议行业和企业家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注自己的赛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共同迎接世界化纤强国的到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