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苏瑞广成功的三个“密钥”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1-02 16:08:32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从青丝到白发,岁月如流,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在我们纺织行业中,有一批老纺织,他们是行业的脊梁,为这个行业奉献,为这个行业献身,他们是我们的楷模。

  2023年5月14日,我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走近这样一位老人。他已耄耋之年,仍然在一线奋斗不止。难以置信的,是他依然每天早晨骑着自行车,穿过热闹的马路、夹杂在人流中、不紧不慢、一如既往地去上班。这人叫苏瑞广,一个执掌宁纺集团半个世纪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优秀企业家。

  50年风风雨雨,50年光荣与梦想,50年辉煌与传奇。星转斗移,岁月更迭,历经沧桑巨变,感受时代变迁。在历史的浪潮中,他如拓荒牛,勤勤恳恳;他像不老松,挺拔坚毅。走进宁纺,走进这里的每一处地方,甚至角角落落,看到的、听到的、接触的,直至收获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回忆起来,我在1998年就认识苏瑞广先生,至今25年了。那时,我在吉林化纤有限公司工作。和所有见过或认识苏瑞广的人印象相同相似,在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上见面。他人谦和,口讷,见面满脸写着真诚。那时我所在的企业董事长付万才曾是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也是全国树立的“从严治厂、科学管理”典型。苏瑞广在1999年6月来吉林化纤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我曾陪付万才接待过,并参观了工厂。记得他对我说,你们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行业排头兵,实属不易。

  其实,走进宁纺,我深深地感受到,不易的不仅是付万才,还有苏瑞广。改革开放初期,苏瑞广带领20几个人,靠16台自己组装的1511型手换梭织布机,这样的企业在当时全国也不在少数,尤其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省比比皆是。到了八十年代,经济发达省份的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与之相反,随着社会进步,个别老的国有企业患上不适应症,纷纷出局。宁纺集团地处的河北省纺织服装总量在我们国家曾占据第八位。到八十年代中期,河北省的纺织萎缩,和宁纺相同相似的许多企业消失在人们视线,逆流而上的是苏瑞广领导的宁纺。他不气馁、不信邪、不服输,抓住机遇和挑战,迎来新的生命周期。宁纺从上马印染厂到灯芯绒面料一统天下,企业经济效益年年翻番,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匹行业黑马,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灯芯绒研发基地。1989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派出调研组在宁纺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县办企业一枝花》在《河北日报》一版刊发。此后,宁纺成为河北纺织学习榜样,苏瑞广时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据悉,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还有水稻之父袁隆平。2002年我到北京工作,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前身)会刊《纺织信息周刊》(《纺织服装周刊》前身)当记者,和苏瑞广接触多了。我了解了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北省,他与被喻为企业承包第一人马胜利和满负荷工作法张兴让等风云人物齐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切在变,苏瑞广的位置没变,艰苦奋斗的作风没变,开拓进取的精神没变。半个世纪领导企业的工作经历,苏瑞广创造了三个奇迹,这三个奇迹也是宁纺发展的“密钥”

  奇迹1:

  兢兢业业、忠于职守

  第一个奇迹。他是中国纺织行业中年龄最大,坚持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奇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纺织行业有3.4万个规模以上企业,我了解为党工作69年的企业家凤毛麟角。他是每天干满八个小时的企业家,更是企业家的天花板。苏瑞广做事情,干工作,永不止步,身体力行。按照他的年龄和他的财富,可以养尊处优。然而,迄今为止,他仍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说从二八式的大轮换成女式小轮子了,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2023年5月的一天,我敲开他家门,保姆正巧去参加孙女的生日宴。他自己炒个茄子丝,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吃的是津津有味,勤俭节约的传统在他的身上可见一斑,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自古至今,有很多很多的例证,人的欲望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财富的积累是在不断变化的。可是,在苏瑞广的身上却是财富无论怎么变,内心的定力和良好的习惯没有变。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他坚持每天上班,坚持身体力行,坚持在一线。69年他依然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可谓是奇迹创造者的典范。

  奇迹2: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二个奇迹。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企业由县办棉油厂的一个车间起步,到后来成为独立的县办企业,直至走上股份制企业,企业变革反腐败的牢笼始终不变,这是苏瑞广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50年前建厂不到2万元的资金到如今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先后上了几十个项目。尤其是近几年的房地产项目,一个房地产项目就要盖100多个公章。接触上级机关的各类部门几十个,不同人员、包括官员几百人,层层审批。接触过程中苏瑞广始终把持政治底线,不越雷池半步,不害人不害己,做什么事都是质量第一,诚信第一。尽管在当地房地产领域宁纺做的最大最好,但有连续五年房地产项目审批为零的记录。有人很着急,暗示苏瑞广要想想“办法”。苏瑞广深谙“办法”的含义,用套路做敲门砖,这不是他做事的风格,更不是他做人的秉性。“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他的思想和理念秉承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能害人,也不能害己。坚持放弃所谓的“办法”,不能腐,也不会腐。

  宁纺发展50年历程,遭遇过个别领导,有些还是主要领导下马,没有一个人贪腐与苏瑞广有染。他才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那个人。宁纺得益于苏瑞广的品德和为人,这种守住底线,也是共产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起码准则,不愧为经得住考验的共产党员。苏瑞广“两袖清风”做得到位。他工作原则是做给大家看,规定班子成员的子女不能入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招工很紧俏时,他坚持做到了。他自己的子女没一个人在宁纺。改革开放企业改制后,他仍然坚持这么做,一直到现在。他的子女没有一个人在工厂任职,他的子女中也没有一人和工厂有关联的生意和业务。他一直讲,企业实行的是股份制,要为股东们负责,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德啊!

  在宁纺曾经随机采访过数十个人,有退休职工,也有在职职工,还有三代在宁纺生活的职工。偶然路遇一个叫张平雪的69岁退休工人,提起苏瑞广口口声声说这个人“沾”(当地方言“行”的意思)。她说她不识字,给我讲真实故事。她1974年从村里到宁晋棉织厂上班,村里5人,当时苏瑞广任车间主任。她虽然肯干,1975年还是被精简回了屈家庄。6月的一天,村里驶来了一辆很破的解放牌大卡车,车上跳下两个人,是车间主任苏瑞广和司机,找她上班。到工厂上班是打破脑袋都要抢的事情,每月30元钱,15元交给村里买工分儿、分口粮,剩下15元工资收入。那时,中专生毕业27.5元/月。公社有两个名额进县棉织厂,她没有门路,没抱希望。苏瑞广拿着介绍信,“戴帽儿”给她一个。苏瑞广对公社负责人说,没有她机器开不起来。

  1975年她回棉织厂,在工人岗位干到退休。她欣喜地告诉我说老伴儿也在宁纺退休,两个儿子还在染厂上班。她说这辈子遇见苏瑞广这位贵人值了,从村里走出农转非了,又在宁纺分到房子了,退休工资够用了,享受晚年啦!

  从北河庄镇翟村走岀来在宁纺干到退休的石荣菊晚年生活很安逸。1975年,她22岁,那年,在县城当干部的爸爸给她绘出人生蓝图,找到大队办理农协工,到宁晋棉织厂报到,成为张平雪同伴。

  一路走来时间都哪去了?老了,退休了,虽然两儿子都不在宁纺上班,石荣菊还是决定在宁纺小区养老。她说,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都在宁纺小区上学,教学质量信得过,冬季供暖时间早大约半个月,春天供暖撤的迟,上学校方便,生活方便,干嘛不享受。厂里给她分的房子55平米,儿子又在宁纺新区买了一个100多平米的房子,儿媳妇在宁纺当工人。她说虽然自己患糖尿病,不重,不影响看管孙辈人。她说自己还经常到小区门口按摩室洗个脚,是为了预防末梢神经炎。谈到苏瑞广,她有点小要求,写书把“我”写进去。她说,苏瑞广这样的好老板难找呢。现在,宁纺小区居住两万多人,所见所闻,众口归一,都说苏瑞广“沾”。

  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更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苏瑞广创造了行业的一个奇迹,只有两䄂清风,才能一身正气。如果说苏瑞广有个好的身体,坚持工作69年是一个奇迹。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换来50年的企业持续不竭的发展,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奇迹3:

  打造学习型企业

  第三个奇迹。他学习没有“服务区”,学习向上者的奇迹。他领导的企业也是学习型的企业,这是他生存发展的第三个奇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要融入社会和外界变化,养成一辈子学习习惯,这是一个人的最大的受益,也是一个企业最大的受益。纵观宁纺半个世纪经历,每一个阶段都把学习作为企业管理第一要务来抓实抓好。

  在学习中他堪称楷模,在企业管理中,他学上海三枪针织有限公司的市场开拓经验,学安徽华茂纺织有限公司的精细管理,学吉林化纤的从严管理科学发展,学无锡一棉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化管理,开展全员学阿米巴模式,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能够促使企业往前走一步。他是真学真做,他的学习效率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他是把鸡蛋分放于不同篮子里的理论践行者,企业多元化发展是他成功的秘籍。他不仅主业干得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涉足行业以外的房地产和酒业。实际上管理是融会贯通的,决策都与他的学习有关,把鸡蛋分放不同的篮子,让企业可持续,成为企业长治久安永动机。

  苏瑞广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他自编了10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他的著名书籍《鞭加背》成为行业中企业管理的经典之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原会长杜钰洲在宁纺集团建厂30周年时题词:“征程步步有新天”,诠释了苏瑞广三十年走过的足迹。

  苏瑞广和他领导的宁纺,一路走过50年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造就了如今辉煌璀璨、基业不衰的宁纺集团,也造就了苏瑞广浓墨重彩写春秋的华丽诗篇。新时代的中国纺织,科技、时尚、绿色引领。在此,衷心希望行业中涌现出更多的苏瑞广式的企业家,也衷心希望50年后的宁纺传承苏瑞广的思想,站排头,领潮头,书传奇!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