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采棉专列”背后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0-27 15:17:10 来源:新疆日报

  金秋十月,新疆迎来最繁忙的棉花采收季。

  广袤的棉田里,五台红色大型“下蛋机”轰鸣前行,在白茫茫绵延不绝的棉田里留下一道道笔直的刈痕。采摘、压缩、打包,一气呵成。大约每15分钟,“下蛋机”就能“吐”出一颗颗圆柱形的“大金蛋”。

  每年9月下旬至11月初,是新疆的采棉季。这是位于天山南麓阿克苏地区棉田里繁忙采棉季一瞥。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今年新疆棉花实播面积为3616.3万亩。将近2个月的采棉季,也是新疆智慧农业机械大显身手的时候。

  “一台机器顶得上一支采棉大军。”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棉农赵越说。他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每逢采棉季,浩浩荡荡的采棉大军,就从国内其他省份坐着火车来到他的家乡采棉花。

  那时候,赵越家里种植200亩棉花,得托人从全国各地请来20来个拾花工,从10月开始忙到快过年,才能勉强全部采完。“现在有了采棉机,采收工作1天就可以完成。”赵越说。他现在也是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采棉机维修员。

  今年采棉季,新疆将投入各类采棉机6900余台,确保棉花如期完成机械化采收。

  2021年底,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发布的《阻碍交易增加成本破坏产业链--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报告称,新疆棉花采摘环节机械作业率高达85%。

  广袤的新疆大地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定生长和吐絮,是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棉花产区。2022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超过3700万亩,产量539万吨,占中国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

  与大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采棉机械在万亩棉田闪亮登场形成对比的是,十多年前热热闹闹的“采棉专列”消失了。

  2010年前,新疆棉花主要由人工采摘。季节性用工短缺成为新疆棉农面临的最大难题。每到采棉季,来自河南、山东、陕西、四川、重庆、甘肃、宁夏等地的采棉工就背上行囊,搭乘“采棉专列”进疆。

  以2008年为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季节性采棉工有68.6万人,仅不到1/3为疆内人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季节性采棉用工量逐年减少,采棉专列也随之消失。到2015年,兵团大型采棉机数量从2008年420台增加到1800台。采棉季用工需求降至14.29万人,与2008年相比降幅达78.2%。

  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已高达94.2%。“采棉大军浩浩荡荡进疆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赵越说。

  机械化采收率不断提升的背后,是近年来采棉机国产化的不断加速。采棉机属于典型的集信息、技术、资金为一体的高端农机,每台售价高达百万元。中国虽然是高端采棉机研发生产领域的后来者,但近年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成长势头迅猛。2022年中国国产品牌采棉机保有量占全国采棉机保有量的比重达51%,首次超过国外品牌采棉机。

  今年10月初,新疆生产的采棉机首次大规模出口国外。赵越所在的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54台四行自走式箱式采棉机,总出口金额超8000万元。

  与钵施然同样喜悦的是新疆的棉农。今年采棉季结束后,全疆棉农将收获500万吨以上棉花。在收获丰收喜悦的同时,不少棉农也困惑: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要造谣甚至制裁新疆棉花?

  “种棉花是我们棉农的生计。破坏棉花产业就是毁掉我们的生活。”喀什地区棉农阿布都克尤木江·热合曼说,他家承包200亩棉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提高家里的收入和生活品质,“种棉花让我们能靠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