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郑棉等待新棉收购指引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0-13 08:15:39 来源:期货日报

  2023/2024年度,不利天气对美棉及全球棉花产量产生了实际影响,供需格局收紧将支撑外盘棉价重心及底部抬升,83—85美分/磅的支撑预计较强。但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叠加北半球主产国棉花陆续收获上市带来的季节性供应压力,外盘棉花四季度向上驱动力不足,预计后市将在83—95美分/磅区间震荡反复。

  国内市场方面,国庆假日期间,随着北疆机采棉采收展开,新疆机采棉零星开秤,机采棉收购价格在7.5—8.3元/公斤,目前开秤收购的轧花厂还不多,尚未形成主流收购价,轧花厂整体表现较为谨慎和理性。从北疆部分地区棉花采收情况看,棉农普遍反映单产形势不乐观,预计低于8月的预估水平,棉农惜售心理较重,交售缓慢。据了解,受9月不利天气影响,北疆棉花产量和质量预计都将有所下滑,而南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相对要好一些,机采棉集中上市时间预计将推迟到10月中下旬。

  国庆假日期间,储备棉继续竞拍,平均成交率上升至九成以上,成交价较节前略抬升至17442—17552元/吨,纺织企业竞拍积极性有所提高,主要是节前郑棉再度增仓上冲,这令企业对新棉高价和减产的担忧增加,从而加大了对储备棉的竞拍。

  下游纱布市场表现偏弱,其中棉纱成交较节前更清淡,价格也有300—500元/吨不等的跌幅,而棉花现货价格相对坚挺,致使内地纺企理论即期生产亏损扩大,纺织企业开工率延续缓慢下滑态势,整体订单仍显不足,纺企棉纱累库现象有所加重。棉纱贸易商库存高企、低价抛货现象依然存在。

  综合来看,国内市场进入轧花厂和棉农的博弈阶段,疆棉减产幅度还未完全明朗,市场对新棉产量有一定的担忧,棉农惜售挺价意愿较强。而国储竞拍还在持续、进口花/纱增加等令供应面施压,加上下游市场拖累明显,使得轧花厂高价收购的风险加大,同时也将制约多头情绪和抢收预期程度。目前,轧花厂和棉农双方观望情绪较重,主流机采棉收购价仍处待定阶段,郑棉料高位震荡,等待新棉上市收购实际情况指引。

  展望四季度,国内抛储政策不断加码,这将抑制棉价上涨。随着棉花收购上市临近,收购预期将主导市场行情,实际籽棉收购情况将指引盘面价格表现。预计津南籽棉收购价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估计国家直补目标价18600元/吨左右或为政府相关部门及银行重要管控籽棉收购价的上限参考,此前,我们调研时,部分轧花厂也表示成本超过18600元/吨不收,该位置附近面临的套保压力预计也较大。考虑到期货和皮棉成本可能会有500—1000元/吨的倒挂幅度,因此对于郑棉18000元/吨以上的空间并不看好。此外,下游对高棉价接受度不高,轧花厂走货料难顺畅。

  整体上,笔者不看好郑棉18000元/吨以上的空间,待近期市场题材逐渐消退,棉价下行风险较大。结合外盘基本面情况,ICE棉价下方83—85美分/磅支撑较强,或意味着郑棉2401合约将回落至15500—16000元/吨企稳。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