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金蚕故里话沧桑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8-25 14:08:32 来源:石泉宣传

  化茧成蝶,是一种美好寄予。在陕南蚕乡,行走在葱茏的山野和田园,翠色欲流的桑叶显得格外养眼。秦巴深处的石泉池河,是“鎏金铜蚕”的发源地,古老的文明与辉煌在这里流淌。

  思绪穿过历史的缝隙,聆听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瞅着罗衣绛裳的飘扬,遥想“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幽怨,不觉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甩掉贫困帽子的村民,住在黛瓦白墙的新居,坐拥碧海翻波的千亩桑园。男人们端起桑叶给簸箕内的幼蚕投喂,沙沙作响的啃噬声犹如斜风细雨洒落大地,女人们或切桑叶、或编草帘,对待蚕宝宝像对待婴儿般细心,挑嫩叶、除粪便、勤消毒,上手上心一点都不马虎。两口子配合默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在这里,蚕农们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蚕具、蚕粪和光秃秃的桑枝杆,村里很少见到闲人,狗吠声也很少听到。村干部说:“现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多,远走他乡闯世界,在家的都积极勤劳致富,舍不得撂下蚕产业。”

  石泉被誉为中国蚕茧之乡,养蚕历史悠久,远在西周(公元前771),就有兴桑养蚕的记载。1985年9月,村民谭福全在池河滩淘金时,意外发现了“鎏金铜蚕”。他拒绝了文物贩子想要收购的企图,借了路费去往西安,郑重捐献给了省博物馆。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片土地上便有了“鎏金铜蚕”的传奇。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2017年5月14日,“鎏金铜蚕”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又一次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它是丝路上的信物,给丝路故里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穿县城而过的石泉,是旧时连巴蜀、过长安、通西域的重要驿站。过去蚕茧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蚕茧是致富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多亩,蚕农近万户。绿叶子、金蚕子、饱了群众的钱袋子。近年来,石泉县不断加强金蚕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成立了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今年6月17日,西安长安塔大玉坊博物馆馆长梁昌宏以中国独有的金镶玉工艺制作的“金镶玉玉蚕”,带着历史沿袭和传承,复原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并呈放于石泉县博物馆。

  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转岗、居家经营,这就是村民现在的生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池河镇明星村通过走乡村文旅的路子,让原本默默无名的小村庄走上了真正的“明星”发展路。仅2022年明星村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养蚕6000张、出栏生猪3.6万头、养鸡20万只,全村总产值达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益4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02元。

  一片桑叶、一只蚕蛹,带动一片桑海,形成一条产业链。如今的明星村,桑树满园香,蚕蛹吐丝忙,产业融合旺,振兴有希望,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乡村。据统计,石泉县连续八年养蚕量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一、西北地区第一。

  如今,石泉在致力于打造“石泉十美”文化IP的过程中,借助“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优势,延展从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的产业链,研发推出桑枝食用菌、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等系列产品,走农旅、工旅、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之路,让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