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风穿进日常 汉服圈再刮新风潮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8-09 16:08:54 来源:北京青年报

  竹屋茅舍,身着立领斜襟蓝绿色袍子的模特提着小食篮回眸浅笑;名胜古迹,远道而来的游客换上绣工精致的马面裙,手执团扇打卡拍照……近来,汉服圈刮起一股新风潮——“清汉女”风。“清汉女”风,顾名思义,泛指清朝汉族女子的服饰风格:版型宽大、上衣下裳、绣工精致。这股新风潮,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文化体验方式。而新风潮的流行,实际上也源于年轻人对近代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清汉女”爱好者的圈子里,大家互相交流、分享这种服饰以及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圈外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可能是好奇,穿上这种服饰是什么样的体验?

  体验复古风

  国风服饰穿进日常生活大学教师身着清汉服上班

  金框蓝色油画、金边红绒沙发,仿佛上世纪欧洲贵族豪宅。乌拉身着蓝色绣衣,抱着月琴端坐于沙发凳上,向左微微低头,眼神略带几分哀怨;小温暖则是穿着婚纱跪坐于地面,将小提琴放在宽大的白色裙摆上,抬头望向右前方,神采奕奕地与乌拉对视。

  晚清与西洋少女相遇于此。整幅画的色调、中西元素呈现出极强的对撞感,但又并不违和。正如一位网友评价:“有种世纪相会的感觉!”

  这组摄影作品的拍摄者是阿卫。她是“清汉女”的爱好者,也是一位国风摄影师。上述网友的评论言中了她的拍摄创意,“服饰的交流也意味着文化的交流,我想表达那个时代,东西方两位女性的文化精神交流。”阿卫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表达历史的传承和新意。

  充满历史传承的“清汉女”行头,有时还会“跳出”复古相片,被大家穿进日常生活。

  大学老师谭茹,对传统文化、传统服饰有着强烈认同,她戏称自己是“传统服饰野生代言人”。近年来,谭茹从社交媒体上关注到不少博主的“清汉女”服饰分享帖。在关注精美汉服拍摄的写真之外,谭茹开始更加关注传统服饰的实用价值——既能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又能适合当下日常生活穿着。今年,她正式“入坑”,购买了两款改良版清汉女服饰,两件袍褂、一条马面裙。

  某天,谭茹准备回办公室加班,出门前,她选择了一身上衣为如意云头对襟氅衣、下装为马面裙的搭配。氅衣为米色提花缎面料,领口、前襟、下摆和袖笼装饰着兰花边条,而马面裙下摆绣着蓝色蝴蝶牡丹纹样,与氅衣的蓝绣线呼应。

  谭茹的穿着与学校里的其他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引起不少师生的注目。当谭茹正在电梯口等待时,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学生向她走来。

  女学生的目光停留在她的服饰上,忍不住称赞:“这件衣服好漂亮!你穿起来也很美!”随后,女学生又好奇地追问:“这件衣服在哪里买的?这种面料夏天穿不会热吗?”

  谭茹开心地和女孩分享着,还介绍说,衣服是香云纱质地的,夏天穿非常舒适透气。见女孩很感兴趣,谭茹还进一步解释说,或许因为传统服饰带着历史的气息,常让人觉得厚重、有一定距离感,但实际上传统服饰工艺里包含着诸多智慧,能够适用于不同季节的穿着。最后,谭茹把自己的购买链接分享给了女学生,对方也表示自己之后会更加关注这方面内容。

  当然,“清汉女”也是不少传统服饰爱好者周末出游的着装选择之一。朱曦去台州旅游,特地穿了一套较为素雅的配色清新的袄裤套装:月白色上衣、浅绿色裤子,不少朋友都夸赞说“成功减龄20岁”。

  拥趸众多

  40款改良版清汉服7个月销售量破2000件

  以“清汉女”为关键词在b站及某生活类平台上可以搜索到上万条笔记,关联词包括服饰、妆造、制作、发型、舞蹈等。“清汉女”爱好者不仅关注衣服的形制、材质、工艺、色彩,而且讲究妆容、发型如何更好地与服饰进行搭配。在拍摄照片时,她们还会讲究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一致性。

  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网络上的清汉女照片、视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格:颓败、明艳、对撞。颓败风大多以暗调陈设、器物做背景,人物妆容清淡、头发中分,衣服上绣花较少,整体色彩厚重。不少人物手中常常拿着鸟笼道具,以“笼中鸟”寓意主人公为“院中人”,展现清朝女性被困深宅大院的特征。

  明艳风则大多选择公园等室外场地拍摄,人物身着带有粉色、绿色等鲜艳花纹的衣服,梳着刘海、辫子,拿着团扇、诗稿,柔和清亮的阳光恰好打在人物身上,整体呈现出活泼氛围。

  最受欢迎的是对撞风。根据晚清历史背景,不少摄影师选择使用中西文化元素进行对撞。在中式宅院或欧式客厅场景中,两个人物——“深闺少女和留洋少爷”或“深闺少女和留洋小姐”,前者大多身着华丽繁复的清朝女子服饰,后者则穿纯白色西装或纱裙,在颜色上形成明显对比。再加上烟杆、茶杯等道具、人物眼神及动作的互动交流,以此还原当时中西文化的碰撞。

  兼具视觉冲击力和故事感的图像,再配合一些具有历史感的文案,这便成了“清汉女”走入大众视野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传统服饰商家已经捕捉到了“清汉女”的风潮,也在设计中不断调整和创新。作为圈内口碑较好的一家网店,“一城风絮”早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售卖还原度较高的“清汉女”服饰。

  据“一城风絮”的店主徐先生介绍,最初由于店铺售卖的传统“清汉女”服饰版型较宽大,询问的顾客并不多,加之款式上新也较慢,所以生意并不算好。后来,设计师根据现代人的穿着习惯对“清汉女”服饰进行了一定改良,让传统服饰更适用于日常穿着,订单慢慢就多了起来。

  徐先生以图片展示说明,米色上衣为“复原款”:宽身、大袖,有必不可少的绦条装饰;蓝色上衣为“改良款”:衣身围度、袖肥都做了适度缩减,同时去掉了“清汉女”比较明显的一个“绦子边”装饰,这样使得款式更显简约,也更符合现代人的服饰习惯。

  越来越多人对“清汉女”感兴趣,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们的“清汉女”穿着笔记。

  从徐先生店里的“清汉女”品类服饰销售数据看,2021年上架大约40款,至今累计销售3000多件;2022年上架大约40款,至今累计销售2000件;2023年新上架的40款“清汉女”类服饰,仅7个月的销售量就突破了2000件。

  从产品类型角度而言,以前店里推出的“清汉女”服饰大多是秋冬款,今年还新增了不少春夏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大家的品位、要求也越发精细。”徐先生介绍说,他店里今年开始上架更多的复原版型的“清汉女服饰”。

  斥巨资“入坑”

  粉丝每套衣服大约千元最贵的一套将近一万元

  阿卫入坑“清汉女”源于两年前的一个网络视频。当时,她偶然刷到一位博主身着清代古董衣拍摄的写真,这让她震撼,“原本应该在博物馆的衣服,竟然能走入现实生活!”

  对清代古董衣的好奇促使阿卫开始在二手网站“淘货”,而一件月白色对襟长褂一下子“击中”了她。

  长褂要价6000多元,这对彼时还在上大二的阿卫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她还是咬咬牙,用摄影兼职赚到的钱,分期付款买下了那套衣服。

  与阿卫一样,不少复古摄影师都有收藏古董衣的爱好。他们大多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在二手店铺或拍卖会上购买清代服饰。

  陈润熙就是一名复古摄影师,他比阿卫接触“清汉女”的时间还要早上大约十年。陈润熙从2010年开始拍摄仕女题材,有唐宋明系列,后来还有“清汉女”系列。他拍摄的仕女图系列在业界颇有口碑。

  陈润熙曾就读于服装专业,因为偶然的契机,他开始热衷收藏清代古董衣。他曾花费近万元拍卖到一件晚清时期女性穿着的对襟褂子。衣服的两边有如意头,绣着“三多”(石榴、桃子、佛手)等,寓意多子多寿多福。而繁复的刺绣工艺是清朝晚期服饰的重要特点,这件衣服的最精美处在于挽袖和镶边刺绣。

  “你看‘繁华背后的孤寂’这张图,一看就是身处深宅大院的女子。”陈润熙说,拍摄这张照片时,他想营造出一种姹紫嫣红开遍后,断井颓垣的颓靡美感,所以选用了纯色暗黑背景、极简妆容配上中分发型和金色头冠来平衡繁复的刺绣服装。

  “相比于唐宋时期的传统服饰,清汉女更日常,妆发要求也低,日常穿着比较合适。”朱曦点明了“清汉女”的不同之处。自去年“入坑”以来,她已经购买了5套改良版清汉女服饰。每套衣服大约千元左右,最贵的一套将近一万元。

  她表示自己“斥巨资”购买的这套清汉女服饰,是根据古董衣一比一复刻的,刺绣繁复华丽,兼具实用、欣赏及收藏价值。“我对服饰要求比较高,喜欢真丝、香云纱面料,倾向于选择有实力收藏古董衣进行改良的商家,这也能确保形制的准确性。”朱曦说。

  据了解,与其他时期的传统服饰相比,清朝晚期女子服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繁复精致的刺绣工艺。平绣、盘金绣、打籽绣等传统刺绣技法在清汉女服饰中应用非常频繁。精致的刺绣也成为复原清汉女服饰的难点、重点。现代机器绣工无法达到古代绣娘的手工工艺,所以如今的“清汉女”服饰制作从业者只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绣花厂不断打样开发,将这一重要的元素进行打磨,打造出更精致的产品,展现传统服饰之美。

  传统文化复兴

  对传统服饰了解得越多认同度、接受度便越高

  在问及如何入坑“清汉女”这一问题时,不同人却给出了一致的答案——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上大量图片、视频、文案的推送,吸引了阅读者的兴趣。随着对这种服饰的了解越来越多,她们不禁想“入坑”亲身试试。

  不仅仅是社交媒体带来的强大吸引力,“清汉女”的流行还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本硕毕业于历史专业的谭茹,就感受到了这股趋势。她回忆,本科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课程上,有同学就曾进行传统服饰研究。但当时大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文献层面,真正将传统服饰穿在身上的情况较为少见。

  近年来,谭茹发现大家对于传统服饰的认同度、接受度越来越高。当她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传统服饰时,周围人常常抱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不少同事也纷纷表示想要尝试。在网络上,她认识了一些朋友,不时交流“清汉女”服饰搭配等。

  “我觉得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统服饰越来越有认同感,也有一种很强的探索欲望。传统文化的传承很重要,美的教育也很重要。审美教育不仅是课程知识,还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展现美。”谭茹期待,“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穿着任何一个朝代的传统服饰走在大街上、出现在工作场合中,大家都不会觉得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作为圈子里受欢迎的店家,徐先生对于年轻人越来越热衷研究传统文化的这股复兴思潮,深有体会。尤其从去年开始,他明显感觉到关注“清汉女”的人变多了。

  “近年来,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国风传统服饰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清汉女’在传统服饰里虽然属于相对比较小众的品类,但是在历史上,却是古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孕育出来的服饰必然也是华美璀璨的,只要喜欢传统服饰,就不会忽略掉这一时期的服饰。”徐先生说。(阿卫、徐先生、谭茹、朱曦为化名)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