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是云南省大姚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生态、高效、富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始于明朝嘉靖八年,至今近500年历史。1958年,七街人民公社因栽桑养蚕成绩突出荣获“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姚县蚕桑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桑园面积、蚕种饲养量、鲜茧产量、产值等指标一直保持在楚雄州第一、云南省前十的位次。大姚县紧紧围绕“稳面积、扩养殖、强科技、育主体、建机制、提质效、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全县蚕桑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强化基地建设。紧盯促农增收这一目标,全县建成了金碧、石羊、新街3个万亩蚕桑生产核心示范乡镇,大中、凉桥等21个千亩蚕桑生产专业村,形成“大桥—凉桥—将军、大中—柳树—黎武—白石谷”2个蚕桑产业经济带,先后被命名为全国25个和云南省10个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县和全省5个蚕桑产业试验站之一。截至目前,全县7个乡镇54个村委会535个村民小组11485户农户栽桑,8496户农户养蚕,桑园面积8.9万亩,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强化技术推广。依托蚕桑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和云南省大姚县石羊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白兴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举办培训班、入户指导、编撰技术辅导教材等,年度开展科技培训5期120余场次10000人次以上,引进蚕桑12号、14号及桑蚕云抗1号、彩色茧等新品种示范推广;落实管桑“四项”关键措施和养蚕“三项”核心技术;推广叠式蚕台、自动加温补湿器、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器械和智能太阳能杀虫灯、悬挂诱虫板替代化学防治等桑园绿色防控技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全县小蚕共育率达99%、省力化蚕台应用率达90%、纸板方格蔟推广应用率达75%,蚕农养蚕技术大幅提高,优质蚕茧占比不断提升。
三、强化示范引领。聚焦蚕桑生产关键环节和蚕农需求,整合蚕桑科技人员力量,全程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在蚕桑生产重点区域领办创办高产示范样板,选树一批栽桑养蚕示范户、标杆户,充分发挥大户稳定桑园面积的示范作用、标准化生产的带头作用、新技术推广的引领作用、规模化经营的辐射作用,实现年养蚕65000张,生产鲜茧2700吨,蚕茧销售收入1.6亿元。去年带动398户脱贫户户均养蚕收入11375元;引导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统一订种、统一配供、统一服务、统一交售管理模式,县财政筹集蚕桑生产扶持补助66万元补贴蚕农;引进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楚雄大洋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桑枝、蚕沙等蚕桑附产物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化主体培育。通过招商引资、整合资源优势等方式培植蚕桑龙头企业楚雄大洋茧丝绸有限公司落户大姚,承接恢复缫丝生产等业务,积极配合协调企业加快厂区项建设项目及缫丝生产线恢复,引导企业发挥好“链主”作用,完善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稳固蚕桑生产基地,逐步规范蚕种蚕茧市场,加快优质蚕桑基地和精品茧丝绸纺织业基地建设,引领全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引导桑园流转土地、转包承租工作,鼓励蚕桑产业发展“大户”“能人”创办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蚕桑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大对蚕桑专业村、组、户的项目资金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培植一批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蚕桑专业村、组、户,以示范典型带动栽桑养蚕科技水平整体提高和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全县栽桑养蚕专业化水平,使蚕桑生产快速驶入“一村一品”的快车道,大桥、大中、白石谷、柳树塘、黎武5个村委会及石羊镇蚕桑产业入选2023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蚕桑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五、强化利益联结。依托企业和桑蚕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创新市场主体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引领、农工商协同、茧丝绸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去年,全县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劳动力达3.1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19%。养蚕农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6566户,占养蚕户的77.3%,最高农户收入28万元,户均收入18830元。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