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发展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6-27 15:17:36 来源:新华报业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江苏省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近年来,江苏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持续推进传统服装纺织领域数实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在高端纺织集群培育上实现了“三个第一、两个领先”。

  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发展特征明显

  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拓展新模式新产品,探索新零售新领域,奋力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江苏新实践。

  新设备、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成为驱动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的先导力量。一是实现数字化研发设计。通过开发应用设计工具和工业软件,利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三维建模、模拟仿真、激光3D量体等场景,提高研发设计数字化水平。二是实现智慧化供应链管理。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等技术装备应用,推动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建设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三是实现平台化服务方案。江苏省围绕纺织服装企业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业软件技术攻关、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全力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并培育了一批具有纺织服装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新模式、新产品的持续拓展推动纺织服装企业“数实融合”价值链迈向更高端。体现在个性化需求指导柔性化生产以及产业交叉衍生新兴产品。一是顺应个性化消费趋势。通过推广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新模式,大力普及柔性设计、裁剪、缝制、整烫等智能化生产,全力构建数字经济下纺织服装定制新优势,顺应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升级趋势。二是催生新兴纺织服装产品。传统用纺织品方面,如海澜之家等企业大力开发防皱免烫、抑菌抗菌等功能性高档面料;产业用纺织品方面,像沛县恒辉编织等重点突破特种编织、复合材料等技术。

  新零售、新领域的全面融通不断探索纺织服装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新方向。一方面,私域流量推动销售规模扩张。线上线下服务融通推动实现服装零售“单一服务随需供给”的低附加值环节向“场景式服务多元化供给”的高附加值转移,孕育消费新需求。另一方面,虚拟外延助力产业拓展。如笛莎公主,依托自创动漫文化和自主品牌“笛莎Deesha”,与国内电商SaaS系统及服务提供商千米网合作,推出“笛莎公主商城”,并打造“公主小镇”等新概念体验项目,实现笛莎服饰在女童教育、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的全面拓展。

  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迈上新台阶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省纺织服装企业需践行新发展理念,赋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明晰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发展路径。上游原料供给领域,要聚焦生产流程数字化转型。化纤行业要重点培育推广产品智能外观检测、自动包装等流程解决方案;丝绸行业要重点解决智慧蚕桑管控、机器选茧、自动化缫丝等数字工艺;棉毛纺织业要不断优化在线质量监控、智能配棉、纱线质量预测等实时功能。中游成衣制造领域,要紧跟消费需求变化,转型重点放在服装设计、柔性生产、个性定制等领域,着力打造“南通家纺”“吴江丝绸”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纺织服装品牌,共享生产、研发、销售的优势集群数据。下游销售流通领域,要鼓励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广泛应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拓展线上营销渠道,支持企业参加“苏新消费”四季主题系列促进活动,服务指导常熟服装城、东方丝绸市场、南通国际家纺等大型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销售倍增。

  进一步强化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要素支撑。一是加大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专项纺织服装发展基金等方式,给予纺织服装企业设备投入和服务购置补助;通过集中采购、价格补贴等手段,充分摊销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的研发成本和使用成本。二是深化技术保障。在技术供给方面,进一步提升关键制造技术工艺,加快圆纬针织机等成套装备研发,全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技术运用方面,鼓励推动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艺流程中的深度应用;在服装、家纺终端领域,重点提升可视技术、体感技术在创意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融合应用。三是保障人才供给。一方面,充分发挥江苏省纺织服装各类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等各方主体积累优势,通过共建共培方式开展“订单式”培养,扩大复合型人才供给。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纺织服装专业人才落户加分、能力提升评定、创业载体扶持等优惠政策,防止人才流失。

  进一步加快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实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完善产业创新平台整体布局。进一步加快建立以管理委员会为决策层,技术委员会为咨询层,企业研究院为实施载体,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省生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支撑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构建融品牌设计、产品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开展紧密型多维度产学研合作。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主线,以技术为基础,以研究院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特别是要加强“揭榜挂帅”型校企联合攻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型合作,形成“产、学、研、用”的四位一体发展之路,探索建设国际化创新合作网络,不断适应纺织服装产业潮流趋势,提升纺织服装产品档次,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郑琼洁 姜龙舟(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江苏省高成长企业博士工作站专家)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