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活力迸发夏津棉纺织业以“智”取胜
“千人纱,万人布”曾是大家对纺织企业的普遍印象。近日,走进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纺纱车间,除了机器在不停运转,纺织工人寥寥无几,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在厂总控平台前一目了然,这一切要归功于企业的MES系统以及数字化智能纺纱在线监测系统。
棉纺织业是夏津县传统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夏津棉纺织业如何转型,建立行业发展新优势?
为此,该县开展了一场数字化“补课”,旨在实现人机对话、数据互联。企业通过加装传感器、扫码枪、显示屏等,解决设备、物料“聋、哑、盲”的问题,实现数据采集;通过MES(制造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两个软件系统,实现生产、采购、销售数据互联互通;再通过系统应用,从操作层、管理层到决策层安装不同权限的智能终端系统,实现企业数字化管理。
这场数据的互联互通,激活了生产力。
站在公司的数据大屏前,看着上面显示着的每台纺机运转情况,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志感慨万千:“设备运行状况、效率多少一目了然。可在两年前,为了掌握这些数据,我们每个班次专门配了8名抄表工,出错率高不说,效率还低。”为改变现状,企业新上数字化智能纺纱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生产全程有效跟踪,生产成本减少12%,产能提高了30%以上,成为纺织产业标杆,被评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同样作为数字化改造试点的夏津新时兴纺织有限公司,新上“飞梭智纺针织MES管理系统”平台,1万纱锭用工由40人减少到25人,纱线品质不断提升,与斐乐、雅戈尔等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DCS控制系统,有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被评为市级“数字车间”。
“我们深入实施‘数字+’工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平台+资金’的引导效应,加快产业数字转型,通过引进、改造关键设备和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夏津县县长赵之达介绍。
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目前,夏津县纺织企业设备自动化率达75%以上,用工下降到每万锭30人以内,节省人工成本60%以上。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向数据要生产力,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必须下定决心、顺势而为、有所作为。”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表示,“我们将不断引领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逐步走上智能制造轨道,实现更大效益。”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