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科技创新重新定义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价值形态、市场空间和场景边界。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表示,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广泛、科技创新活跃、发展潜力巨大,是纺织行业稳增长扩内需的重点。疫情三年,凸显了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性,各地都支持建立了口罩防护服生产保供,企业对纺织行业也有了新认识。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门类最为齐全、产品种类最为丰富、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表示,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用纺织品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战略支撑力量。
未来,作为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征程中,将如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树立行业高质量发展“风向标”?
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范式转变也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换道超车”,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面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战略基础能力不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不足等问题,不少省市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现状,着力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带动产业“突围”。
浙江省成立了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浙江成为全球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支持。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戚栋明介绍,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中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团队主攻方向围绕纤维材料先进制备、高端纺织与生态染整、纺织智能制造与先进复合材料、未来纺织技术四个方面。
戚栋明透露,该中心未来将打造强公益属性创新平台,引入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探索自我造血功能新模式,赋能现代纺织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上海也聚焦行业发展前沿,成立了上海先进技术纺织品制造业创新中心。据了解,该中心聚焦我国环保节能治理用纺织、医卫用纺织、新能源车用纺织等“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建设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中试基地、5个重点实验室,在新能源车内饰工程技术、生物可降解产业用纺织材料中试技术、三维超大隔距柔性复合材料中试技术、医用防护纺织品功能一体化工艺技术等领域形成八大技术突破。
东方国创先进纺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峰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上海先进技术纺织品制造业创新中心要形成新能源汽车内饰声学材料技术体系,突破绿色可降解非织造用纤维材料关键技术、三维超大隔距柔性复合材料关键技术、高强防化学阻燃抗静电多功能防护材料关键技术等,并完成中试验证和产业化成果项目8项。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用纺织品是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竞相发展并力求保持战略竞争优势的领域。基于此,我国必须要围绕“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三维立体编织技术是一种高新纺织技术,在国防民生等领域大有可为。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孙以泽专注于该技术的研究。他表示,三维立体编织技术具有层间强度高、损伤容限大、近净成形、一体织造的优势。
“目前,我们的团队正在持续进行技术攻关,不断满足国家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重大需求。”孙以泽说道。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向更丰富的形式、更高的层次推进,给产业用纺织品的制造能力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深圳大学副校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学记带领团队,从事智能传感器、仿生智能界面传感、智能微纳米马达、荧光金簇传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张学记介绍,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技术是通过对全方位智能感知系统集成、高数据链传输及互联、人工智能决策及协同、超高性能耐冲击防护系统的研发,将看不见的人体生理特征,转换为看得见的物理、化学信号,进而改变人类生活,打造数字生命。
“未来我们要重点推动先进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和非织造布领域的智能化建设,持续在行业内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同时进一步加大智能纺织品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李陵申说道。
拓展新应用空间
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空间,不少企业将目光瞄向了医疗和健康、轨道交通车辆等应用领域。
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宋海波表示,“我们从棉花育种及基因编辑开始,围绕一朵棉花的极致材料创新,打造出感染控制、高端敷料、传统敷料、呼吸防护、成人护理、家庭护理六大商品品类,如:新型天然环保生物降解口罩和全棉三抗手术衣,功能抗菌面料、独创纱线技术、配棉及定纺纱,以及全棉水刺无纺布、全棉纱布、棉纤维改性等创新成果,从医疗专业市场到大众化消费市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则将多样性、多层次性、多功能性的复合材料,运用在轨道车辆上。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专家武娟娟介绍,“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中车集团研发的下一代地铁车体,采用全碳纤维复合材料,整车较同类地铁金属减重30%;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一代磁悬浮列车车体的使用率达到70%,其重量与传统铝合金车体相比减重30%。”
武娟娟表示,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但各关键技术、性能参数互相制约,需要平衡综合评价,只有将各种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共同融入到日常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新型轨道车辆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