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之间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应收账款,短则一两个月,长达几年时间。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企业和企业之间存在着20多万亿元的应收账款,数额相当惊人。在实际经营中,环环拖欠的三角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阻力,一旦债务链条上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链条上的企业全部陷入困境。
而三角债也让中小企业不得不到处寻求贷款,以求加快资金周转。这种迫切的情形,在无形之中更加剧了融资难和融资贵状况,如何解决三角债问题,是政府与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9年,国务院各个部门接连放大招,专门针对性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市场中,一些敏锐度高的公司,已经针对这种状况进行金融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以解决市场痛点。
每每年关将近,是大家在欢欢喜喜开始筹备过年的时候。可是对有些中小企业负责人来说,“过年好比过关”,他们要债收债,忙得焦头烂额。有的应收账款拖得时间久,越压越多,要债的人语气委婉,对方不一定给。催得着急,又怕下一年的生意泡了汤。
而自己的员工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还等着结款,很多中小企业在要不回来钱的时候,只能顶着压力四处找钱,不少企业找不回来钱,资金链一断,企业也就垮了。
三角债环环相扣的无奈
方先生是浙江一家装饰装修材料公司的负责人,原本这一年生意还不错,可是临近年底他怎么也乐不起来,因为应收账款太多,他每天不得不抱着电话四处催债。
他的一个客户,原本答应在年前支付90多万元的货款,发票也早早就开给了客户,客户也应允早点给付,方先生认为万无一失,所以也没有催款。但是,他迟迟没有收到钱,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给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打电话,结果还是被委婉地拒绝了。
钱没要回来还是小事,更让他着急的是,还有很多公司等着找他要钱。他的办公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还没付给他钱的客户,一张是等着找他要钱的供应商。钱要回来后,他就会在相应的公司处打个勾做标记,在一张有着长长名单的欠款单上,打勾的只有寥寥数家公司。
公司于2010年成立,从工厂创立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是这种状况:有一些客户回款比较慢,有的客户回款难以一次到位,明明到时要付10万元,最终付了五六成甚至更低的情况都有。应收货款要不回来,方先生只好再去跟应该付款的供应商解释。尽管供应商表示可以宽限几天,但还是要他过年之前把钱付了。
2018年,方先生公司全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生意不错,可是烦心事儿更多了。他大致算了一下,应收账款多达1200万元,而自己应该支付的账款也多达1100万元。对于他来说,一年当中最难过的就是这几天:别人都高高兴兴地准备过年,而他却愁得茶饭不思,往年账款结不回来的时候,他就只能跟公司的高管商量,大家少发一点年终奖,先把供应商的钱付掉。实在不行,他也会给高管先打个欠条。然而今年资金缺口太大,暂时停付几个人的年终奖也弥补不了缺口。方先生只好想其他办法解决,他曾想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问题,但是仅抵押物这一项就把他卡住了。因为厂房土地都不是他自己的,而银行不会看他的营业收入,不会看他的仓库,不会看他的设备,也不会看他的流水。他的厂房是租赁的,不能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生产设备和仓库里的存货,银行也不给做抵押物。
有人建议他去找民间借贷,可他身边有不少企业,因为民间借贷需要支付20%以上的利息,导致企业入不敷出,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把企业搞垮了,所以他也不敢通过民间借贷差补资金。
就在他为钱的事儿一筹莫展的时候,同样身在浙江的另一家公司负责人叶先生也在为资金的事儿发愁。
叶先生在浙江经营着一家新材料公司。年前,公司要债的销售总监从客户那里兜了一遍回来,却没能带来叶先生左等右盼的好消息,来自销售总监的汇报显示:“年底有好几笔货款收不回来,应收账款有将近300多万元收不回来,应付的有200万元左右。”
“过年真是一道难关,该到手的钱要不回来,但是你该付的你却要付到位。”叶先生感慨。叶先生的公司2018年生意也不错,销售额超过1亿元,可他感受到的是:订单越多,风险反而越大,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欠带来恶性循环,就像多米诺骨牌,如果其中的一环倒下,会影响到后面的一连串。“我们如果不把应收账款的问题解决掉,那我们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应收账款就会越多,风险就会越大。”
这次出门要账的经过让他们公司的销售总监哭笑不得,他最先去了山东一家企业,该企业应收账款近13万元,好说歹说企业只给了5000元钱,这点钱也就只够他去讨债来回的路费。原本以为这已经是最坏的情况,可是后面碰到的事情却让他更加心酸,有的客户会给酒之类的物品抵债,一箱酒抵几百元钱,还不能不拿,拿走了才能继续做生意,否则,来年的生意可能就无法维系下去。催账收回一堆酒,这样的事销售总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可让他为难的是人家用酒抵账,他们却不能把酒抵给自己的供应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下一年的生意就没办法做。
“这样的问题愈演愈烈,大家你欠我我欠你,形成整个产业链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个问题,我觉得一定要有先进的工具和方法。”
应收账款已经作为中小企业间的普遍现象,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几年计算,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就有20多万亿元的应收账款,环环拖欠的三角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阻力,一旦债务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链条上的企业全部陷入困境。
金融模式创新解决三角债
而三角债也让中小企业不得不寻求贷款,加快资金周转,这无形之中更加剧了融资难度。怎么来解决三角债的问题呢?在杭州,已经有人尝试用供应链金融来解决三角债的难题。
刘先生是这一金融创新的受益者,他的工厂生产的是铁路上用到的基材钢筋网片。2018年年初,他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贷了50万元支持公司的正常运营。
之前,他接到了一个2000万元的大单,但是要求他6个月内交货。这让他喜忧参半,它们的原料是钢材,可钢厂都要求现款现货,这可真是把他给难住了。
“钢厂不给我们赊欠,下面应收的账款在加班加点催收,目前还有两三千万没回收。很多客户催久了,反倒很不理解我们。他们认为钱又不是不给你,你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催,他们不知道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现金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刘先生说得很无奈。
订单接下来了,应收账款要不回来,就没钱进原料,生产线就要停止运作。一旦停工,就意味着他们不能按时交货,客户还会要求按照货款的10%进行赔偿。为了完成这个大单子,刘先生已经把自己名下的商铺和房产全都拿到银行进行抵押,但是只从银行贷到了200万元,还有近500万元的资金缺口,等米下锅的他想到了网盛生意宝的供应链金融信用贷款,他决定从网盛生意宝申请增资续贷。
就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网盛生意宝的两位员工来到了他的工厂再次考察,并办理了续贷手续,2017年,网盛生意宝的员工也来到公司现场,考察公司的经营状况。
网盛生意宝位于杭州的总部,刘先生的贷款申请已经提交到了这里,孙德良是网盛生意宝的创始人,他正在密切监控后台的审核流程,不放过一个数据,因为他发现,越到年底,赶着提款的企业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严格把关,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提高审批的效率。”孙德良在公司,边审核流程边嘱咐忙碌的工作人员。
在2019年1月的前20天,已经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从这里贷款将近5亿元,和传统贷款不同的是,孙德良对资金的风险进行了严格把控:首先这笔钱客户不能提现的,只能打到对方即卖方的账户;其次,对借款公司贸易的真实性展开监控。
杭州是一个互联网交易平台扎堆的地方,1997年,孙德良就在这里创办了一家化工材料类互联网交易平台。他发现很多企业经常不能按时交货,一问原来是缺钱。
“由于我们公司就是专门做B2B的互联网公司,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十家企业中有九家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都很缺钱,而他们缺钱的一个根源就在于,卖方不能够及时的把钱还给买方,总是要拖欠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内,因此买方就没钱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德良发现了经济运营当中的这个痛点,他试图利用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解决这个痛点。
全方位的风险把控
当时在孙德良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企业有几百家,能不能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链条和应收账款透明化,同时创新担保方式,以此推动银行给中小企业授信?
说干就干。2007年,孙德良打算利用已有的互联网平台做供应链金融,不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能解决企业之间账务拖欠,并确保贷款进入实体,一石三鸟。但是想归想,做起来却很难:怎么监控每一家企业的流通环节,又怎么确保企业能够按时还钱?
第一道难关是把流通场景当中的各种复杂场景都想明白。但孙德良不是搞制造流通业出身的,他说先得把制造流通当中的各种场景都要搞明白。
想不明白的时候,他喜欢在笔记本上画图,把所有的流通场景都捋顺。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孙德良才有一个模糊的框架。他的办公桌上有几十本笔记本就是孙德良在思考的时候画的。初步的框架弄明白后,还有更大的难题,从哪里把资金引流过来,肯定是从银行来,可当时孙德良跑了很多家银行,大家都认为孙德良的想法是天方夜谭。
银行考虑的是风险问题,后来,孙德良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找到银行,让银行先让他试验一下,如果出了风险,就让这家担保公司进行兜底,银行这才相对放心地让他来做这件事情。
直到2015年,浙江一家装饰材料公司从孙德良这里做成了第一笔供应链金融贷款。为了降低风险,孙德良设计了一套规则,首先必须要有实际交易才能申请这笔资金,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为300万元,授信时间一年,但是每三个月要循环一次,就是说,每到三个月要还一次钱,再用钱的时候可以再贷款。对于制造和流通的企业来说,三个月资金周转期完全够用。
如果贷款方制造虚假交易怎么办?孙德良又增加了一个反担保环节,即卖方需要将买方贷款金额的20%提前交到生意宝的平台,只有反担保资金到位,买方才可以拿到贷款付账。
供应链贷款随借随还,按需提款。这样的创新模式的确解决了中小企业用钱难的问题。就如何监管资金的用途,孙德良还设置了在线监控的物流系统,可以监控买卖双方是否发生真的交易。企业最开始提交申请贷款资料的时候,网盛生意宝就会在平台上进行初审,然后再将资料提交给银行。
浙江交通银行是与孙德良合作的银行之一,该行给网盛生意宝交易平台总的授信额度是10亿元人民币,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笔欠息和逾期。
交通银行是第一家跟孙德良合作的银行,刚开始接触这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公司的时候,交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过怀疑。交行采取了现场走访以及市场调研等多种考察方式。走访了浙江省内很多城市的一些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后才商定展开这个业务模式。让该负责人欣慰的是,从2005年放的第一笔款到现在,网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经给2600家中小企业累计发放3万多笔贷款,贷款总额超过70亿元,没有一笔坏账。
这大概也算得上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在推进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的一个举措吧。
金融创新是脱虚向实
现在孙德良每天忙着接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寻求合作的伙伴。徐先生从山东来的,之前他们公司曾经在网盛生意宝贷过一笔钱,徐先生尝到了甜头,他发现跟他合作的上下游140多家企业几乎全部面临应收账款的难题,徐先生这次是前来跟孙德良探讨,要把这些供应商都放在他们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上,这样一来,大家都能解决资金的难题。
送走了徐先生又来了外省的两位客人,他们很想和孙德良探讨一下,看供应链金融能不能用在农业上。目前跟孙德良合作的银行有7家,在谈的还有几家,而每一家银行都需要孙德良交担保资金。孙德良已经在合作的7家银行里放了6.5亿元的担保资金,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公司杠杆最高不得超过10倍,孙德良现在可以对外担保的资金额度为65亿元,这么多钱贷出去,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有人欠债不还,因为他建立了一整套对付恶意欠账的方案。
“如果不按时还钱,这些欠钱不还的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肯定会上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因为这笔钱是从银行出来的;其次,他们肯定还会吃官司,一旦吃官司,对一家还想正常经营下去的公司来说,将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刚刚开始开展这项业务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这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但在孙德良看来,被误解很正常,毕竟供应链金融这种创新模式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但是他相信,供应链金融将会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一个途径。
生产铁路上使用基材钢筋网片的刘先生,其贷款申请已经通过审核,他的供应商也拿到了首笔货款,这已经耽误不了他的正常生产了。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包括其他创新的普惠金融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还从根源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通过透明的交易过程,监管保障贷款用于实体生产,也有助于解决金融脱虚向实的问题。中小企业就好比等待灌溉的土地,而银行资金就像是一汪清泉,供应链金融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开渠引流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金融创新。
面对我国高达12万亿元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金融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但强力的金融监管以保证安全运行也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破局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现象,业界期待更多创新之举。
编者点评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2019年全国两会上诸多委员建言献策的方向。不少委员表示,自2018年以来,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各项金融政策在陆续出台,对于进一步缓解企业的融资困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政府应在更加精准地解决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上下功夫,真正实现“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劣”。
“创新金融或衍生类产品,为企业着想,救企业所急。”有政协委员举例称,有些轻资产企业,像科技企业和文创类企业等常常存在抵押物难以充值的问题,金融机构就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来创新金融类产品以解决融资的痛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如何寻找合适中国国情的方案?两会上的委员们也提出了不少可以操作的建议。除了期待从国家层面加大解决和服务力度外,大家普遍认为金融科技以及金融模式的创新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如何运用科技和创新的力量,以实现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双赢格局?很多公司对此展开了有益的尝试,成效积极。文中网盛公司的供应链金融既有现款又有赊账的商业模式,既能解决各界高度关注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能解决银行贷款面临的风险大、获客难及成本高等问题。这对改变企业之间的生意方式、银行放贷方式以及在政府的经济方式,不失为一种经济业态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