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我国蚕桑业的分布格局悄然改变。数据显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桑园面积占全国的59.4%,东部传统产区桑园面积持续减少;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在全国的占比由2001年的35%增加到2020年的79%。“东桑西移”工程正逐步完成,蚕桑产业开启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2000多年前,张骞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进入中亚、西亚,抵达波斯、罗马等国,开辟了连结古代亚欧大陆文明的丝绸之路。在这条全长6440公里的商路上,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华夏先祖的伟大发明,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农桑并重,“天子亲耕、皇后亲蚕”为历朝历代所遵奉。
2000多年后,蚕桑业依然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1950-1999年的50年间,中国丝绸出口创汇总额达446亿美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丝绸出口创汇是我国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产品。作为全球蚕业第一大国,我国的蚕茧、生丝产量均约占全球的3/4。
蚕桑业的分布格局与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宋朝以后,蚕桑丝绸业向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东部省份经济崛起,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密集的传统蚕桑产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200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蚕桑基地和初级茧丝绸加工的中心移向西部地区。
十多年来,我国蚕桑业的分布格局悄然改变。数据统计,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在全国的占比由2001年的35%增加到2020年的79%。“东桑西移”正逐步完成,蚕桑产业开启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
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情怀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是《诗经》中对女子采桑养蚕情景的生动描绘。今天,这样的情景仍在。
“春分蛾子谷雨蚕”,温润谷雨时节正是八桂大地桑树枝繁叶茂的时候,此时也正是蚕农们最忙碌的时候。
清晨,附在桑叶上的露珠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蒸发。露水干了之后,广西百色平果市的阿霞就开始采摘桑叶。摘桑叶看似简单,却要耗费不少人工。砍树枝、堆积桑叶、打捆,她熟练地完成采摘流程。而后,她把一捆捆鲜嫩的桑叶背回家,喂饱娇嫩的“蚕宝宝”。
阿霞养蚕已经有9个年头,如今她在政府成立的合作社内养蚕,并且有专门的云平台帮忙监控养蚕过程。远在广西南宁的时宜桑蚕产业示范园内,专家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云技术对阿霞进行远程指导。
这家桑蚕产业园由陈国民成立。陈国民是浙江海宁人,生于桑蚕世家,家里五代人都靠种桑养蚕为生。他从小随父母早出晚归穿梭于桑田,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蚕桑文化早已经根植于心。
2006年,随着“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陈国民子承父业来到广西,在南宁市邕宁区创立了现代化桑蚕种养基地。“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年可以产10批蚕茧,所以我就决定留下来不走了。”与生俱来的桑蚕情怀,让陈国民从此扎根广西。
广西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合桑树的生长,一年10个月都能养蚕,最多时候可以养到12批,但陈国民的老家浙江一年只能养4批。
虽然拥有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带着村民养蚕的路并不顺利,蚕存活率不高。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陈国民。
蚕从出生到化蛹需要25天左右,每3-4天是一龄,以前村民买的蚕苗都是3龄蚕,陈国民的基地也是买3龄蚕,但养了几次他发现,3龄蚕太小,体质弱,容易染病,存活率低。于是他开始试着育苗,经过几次试验他发现蚕苗养到4龄体质更好,存活率能达到95%以上。
带着满腔希望,陈国民将4龄蚕卖给村民,期待村民养的蚕能和自己的蚕存活率一样高。结果却是存活率依然不高,有的甚至还不如3龄蚕,这让他感到非常不解。
偶然一次机会,陈国民和村民一起采摘桑叶,他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村民采摘桑叶时候是新老桑叶混采,而4龄蚕需要鲜嫩的桑叶,否则会划伤嘴巴,容易感染,影响了存活率。
找到了问题所在,寻求解决办法就有了思路。之后,陈国民卖蚕苗前,都给4龄蚕多喂一餐鲜嫩的桑叶,等村民们再喂食时,蚕的嘴巴已经足够坚硬,不会被划伤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存活率。
现在,在陈国民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的蚕苗存活率都到了95%以上。村民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户有桑蚕田,盖楼不愁钱。家有三亩桑,生活奔小康。”陈国民的产业园区也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集约化桑蚕产业示范区。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桑园面积1179万亩,其中,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桑园面积700万亩,占全国的59.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东部传统产区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江苏、浙江分别为47万亩、38万亩,同比分别降了9.6%、13%。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如今广西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蚕桑产业成为重要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蚕茧、生丝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5%和35%,为促进广西农业增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陈国民的桑蚕产业示范园已辐射带动4万多农户种桑养蚕。“我父亲自1992年就在广西推广桑蚕产业,我对广西怀有深厚的情谊,种桑养蚕也一直是我的初心,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陈国民说。
从农户散养到集约化工厂养殖——
变的是养殖技术,不变的是蚕茧品质
我国古史中有伏羲“化蚕”、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的传说。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先民已经开始养蚕取丝。
蚕丝是一种蛋白纤维,制成的丝绸与人体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兼具较好的散热性和保暖性,从古至今都是制衣的重要原料。
丝绸的细腻,源自种桑养蚕缫丝的精细劳作。
日落时分,在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大才乡的南大门种植桑蚕专业合作社内,小蚕房中一排排长方形架子整齐罗列,4龄前的蚕宝宝正在架子上安静地享用嫩叶。在旁边宽敞的大蚕房中,农户韦朝东站在轨道车上面均匀地铺撒桑叶。这批蚕马上要长到5龄,它们的身体柔软而富有光泽。再过几天,圆润洁白的鲜茧就会结满蔟架。
在韦朝东小时候,他父母一年最多养五六批蚕。村民的种桑养蚕模式多为家养,有的甚至是人蚕混居。这种传统模式不仅蚕病高,而且蚕茧质量良莠不齐。养蚕户的经济效益不高,一直制约着桑蚕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养蚕,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介绍下,韦朝东专门去农业学校学习,由此对蚕有了新的认识,开启了规模化养殖之路。
3龄前的小蚕抗病能力差,养不好就会带来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广西的农业技术人员推行分段养殖法,把从孵化到3龄之间的小蚕交由专业技术人员饲养,也就是实施小蚕共育技术。小蚕共育能够控制蚕室温湿度环境,统一消毒,有效预防蚕病,使蚕的生长发育更整齐,利于成批吐丝。
通过培训学习,韦朝东成了专业技术人员,他和村民组成桑蚕合作社,建造统一的蚕室,安装通风降温和消毒设备,与合社成员一起实行分段养蚕。
“小蚕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我们养蚕之前要进行两消一洗,消毒两次,清洗一次。每天早上喂食前20分钟也要统一消毒。”韦朝东介绍,工作人员进入蚕房之前必须换上专业服装,戴上手套和鞋套,消完毒后才可进入小蚕房。
就这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环江县由原来的散户养蚕变成了集约化工厂养蚕。“原来一个人养100斤蚕茧,现在可以达到150斤。而且我们蚕茧非常优质,可以直接出口。”韦朝东说。
蚕茧通过缫丝可变成蚕丝,进而制成华美的绫罗绸缎。但只有优质的蚕丝才能变成丝绸,否则只能做绢纺原料。想要缫出优质的蚕丝,就必须有更好的桑树和家蚕品种。
广西与江苏、浙江等蚕桑产业发达的东部省份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蚕桑养殖。那么“东桑西移”后,可不可以把东部的桑树和家蚕品种直接用在广西呢?
“‘东桑西移’前,江浙等地区培育了很多优质高产的家蚕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却不适应广西湿热的气候环境。”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技术推广科科长蓝必忠告诉记者,广西近年来自主选育了很多家蚕和桑树新品种。专家通过繁育、筛选、杂交,挑选出适合在广西推广的家蚕品种。
目前创新研发取得较大突破,育成了“两广二号”“桂蚕5号”等24对优良家蚕新品种,自主选育的家蚕品种推广应用量占全区98%以上。同时,育成“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7个高产优质杂交桑树品种,自主选育桑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区的85%以上。
有了合适的桑树和家蚕新品种,加快了“东桑西移”在广西实施的步伐,广西种桑养蚕实现了质的飞跃。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品种、技术和生产模式集成创新,形成“亚热带蚕桑高产高质高效种养配套技术”,较好地解决高温多湿导致蚕病高发、蚕茧质量不高、蚕桑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让蚕桑产业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技术进步的不止广西。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蚕桑产业新技术加快应用。各地通过培育蚕桑优良品种并研发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十三五”期间蚕茧单产提高15%以上,亩桑产量提高20%左右,综合劳动生产率提高20%—25%,综合效益提高20%左右,显著推动了蚕桑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各桑蚕主产区扎实推进蚕桑“三品一标”行动,建成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蚕桑基地,集成推广立体种养、杂交桑高密栽培、饲料喂养等新模式新技术。建设50多个小蚕共育示范基地,生产效率比传统模式提高3倍,每张蚕种纯收入增加80%。
从种桑养蚕到“立桑为业”——
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丝路”
随着“东桑西移”的深入推进,我国蚕桑产业也迈向了新的发展格局。一产栽桑养蚕、二产缫丝制茶、三产倚桑兴旅……如今,各地充分扩大蚕桑的价值,使其得以综合利用。桑树不仅仅是给家蚕食用,还实现了“接二连三”成群成链式融合发展。
阳春四月,四川南充市桑树枝繁叶茂,漫山遍野的桑叶染绿了群山。这里的桑茶已经进入采摘期,桑农们也迎来了大批收获,农户修和芬满心期待着腰包鼓起。
“我在基地采摘桑茶每天赚的钱比在外高得多。”修和芬说,每年这个时节都是她最忙碌也是收入最高的时候。这段时间,她仅靠采鲜桑叶,就能挣到1万元左右。
“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南充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被誉为“中国绸都”。近年来,南充市不仅发展蚕桑产业,还积极拓宽产业链条,发展桑茶、桑果等产业。
在南充嘉陵区,当地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生态富民、开拓创新”的理念,规划西河流域茶桑、嘉陵江流域蚕桑、深丘脊岭地带果桑三大板块。目前已建成面积10万亩,带动1.8万名群众实现增收,全区蚕桑丝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聚集度不断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的现代蚕桑农业科技产业园内,1000余亩桑树到了管护的旺季。工人们在园区内不停忙碌着。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规划建设3万亩现代蚕桑农业科技产业园,预计年产2000余吨优质干茧原料,全面夯实桑产业“底部”基础。
近年来,蚕桑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尤其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向仲怀为首,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新策略,确立“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新目标,建立了全新的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向仲怀表示,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主导,开始了新型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与推广,其中桑基因组起到了强力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传统蚕桑产业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桑、饲料桑、果桑、茶桑等新业态。
“立桑为业,多元发展”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乡村振兴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地将桑蚕业作为特色和优势重点产业来抓,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广西通过提供养蚕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服务,提高农户养蚕积极性;四川制定保护性收购价格,保障农户收益;云南通过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以及加大技术帮扶、科技兴农培训力度等方式,让蚕桑产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陕西制定出台蚕茧保护收购价格政策和小蚕共育补助政策,有效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92个原国家贫困县开展了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其中,应用蚕品种累计示范200万张,技术示范975万张;桑品种示范110万亩,技术示范426万亩;桑园改造67万亩;养蚕大棚改造300万平方米;建设示范基地400个,增效30亿元。发展蚕桑产业支撑23.6万户、80余万人按期脱贫。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桑蚕茧产量68万吨,其中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蚕茧产量53.8万吨,占全国79%。蚕茧价格回升,主产区春茧价格每公斤50—54元,较上年提高近1倍。
桑蚕业这条绵延数千年的“丝路”,而今越走越宽,风景更好。
从传统产业到“植桑就是种粮”——
变的是发展理念,不变的是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既要向耕地要粮食,又要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林、草、水等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在2021年9月于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桑蚕经济论坛上,诸多参会的桑蚕领域专家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讲,植桑就是种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让畜禽更多地吃上“中国粮”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把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也要把畜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肉蛋奶的有效供给直接关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也在论坛上提出,要厘清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食物安全、饲料安全、生态安全的关系,树立大粮食观和大食物观,培育饲料桑生态产业链,拓展饲用植物蛋白质来源,通过替代饲料粮确保粮安天下。
桑树具备生态、经济、药用、饲用和文化价值,也是解决我国饲料粮供给和替代的理想品种。据向仲怀介绍,桑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功能活性物质强大,在健康养殖中有着特殊作用。他希望畜牧界在桑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应用以及配方研发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桑饲料部分替代大豆粕。
按照向仲怀测算,如果将大豆粕在饲料中的比重由现今30%降至27%,这3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豆粕用量1100万吨,折合大豆约1400万吨。他认为缓解进口大豆的压力可以作为桑饲料现阶段的研究目标。
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的相关专家认为,饲料粮长期依赖大量进口,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那么,如何解决饲料粮不与主粮争地的问题呢?具有抗寒、抗旱、抗盐碱适应性,易成活且寿命长的桑树几乎是不二选择。据了解,桑树在我国的种植分布极广,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可种植,无论是高山坡地还是沙漠盐碱地均能成活。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广西、宁夏、云南等省区,综合利用荒漠化治理、尾矿修复、盐碱地、边际土地及农光互补综合项目规模化栽种饲料桑,不与农田争地、不与牲畜争粮,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制定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快桑叶、桑果、桑枝开发,培育一批食品、茶、饮料、酒、食用菌、饲料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亦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杂交构树、饲料桑等区域特色饲草资源,加快建设现代饲草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优质饲草自给率达到80%以上。
“今年,我们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开发,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金融赋能体制机制,打造示范基地和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培育新时代桑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桑蚕特色民族品牌。”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执行主席李龙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加强规划引领和科技支撑,推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本地区蚕桑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发展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同时,引导桑药、桑菜、桑薯立体种植,示范推广桑饲料、桑食品等综合利用新模式,推动蚕桑文旅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3月植桑季节,在贵州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坡上坎边,村民们忙着砍草除杂、挖穴整地。“蚕桑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现在种植两三年就能看见成效,既能推进农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沟洞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全宏材笑着说道。
4月15日,正值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在京工作人员来到京郊的农业农村部绿化基地,挥锹铲土、扶苗壅土、提水浇灌……近百株桑树等树苗在基地“安家落户”。
“桑树生叶青复青,知君颜色还如故”,种桑养蚕的历史如丝一般绵长,这根丝,折射出蚕农不畏艰辛精耕细作的匠心,也折射出蚕桑业历久弥新五光十色的变化。不论如何变迁,编织美好生活的初衷不变,追寻民族复兴梦想的初心依然,延续灿烂文明的使命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