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21“纺织之光·专精特新”新材料生产技术与应用推广活动在江苏南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科技发展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和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协办,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支持。
参加本次推广活动的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会长、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冯德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谢青,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贺燕丽,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刘彦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郭宏钧,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马志辉,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传雄,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秘书长余湘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秘书长王水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处长张放军,《中国纺织》杂志社总编辑居新宇,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思奇,南通市服装协会会长蔡建华,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等领导和企业家共200余人。
推广活动由郭宏钧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在致辞中表示,自开展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以来,目前已有两批共计171家企业入选。覆盖了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了纺织全产业链及紧密关联的行业领域,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从主要指标来看,设计研发投入强度为3.7%,设计研发人员占比14.4%,平均销售利润率8.7%,户均拥有专利数量超过30项,显示出很强的硬核创新能力。
夏令敏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可持续是发展的生命线。行业未来发展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明显压力。应对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始终不渝地开拓创新。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纺织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将成为大势所趋和重要之策。绿色发展不仅成为国际纺织供应链采购决策和布局调整的现实影响因素,也将是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来源。
对于此次新材料生产技术与应用推广,夏令敏表示,生物基化学纤维不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是纺织纤维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的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高品质差别化产品,加强应用技术开发。聚乳酸纤维材料来源于农作物等天然材料,可通过生物降解再回归自然。近年来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只有我们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品牌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创新和共同努力,着力推动绿色纤维及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才能实现生物基纤维材料及制品的高品质化、功能化、低成本化,才能加快生物基化学纤维的技术进步、扩大产业化应用,把绿色资源变成绿色财源。
最后夏令敏希望广大企业进一步加深沟通了解,建立信任与合作,以材料创新推动应用创新,以应用创新带动材料创新,打造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生态,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融合创新的新局面,不断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具创新、更可持续的未来!
随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思奇向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颁发“纺织之光”捐赠证书。据陈思奇介绍,本次推广会是今年基金会支持的第4场公益性推广活动,也是基金会自2010年起支持的第60场面向全行业的公益性科技成果推广会。
据了解,今年正值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成立25周年。25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凝聚全行业公益力量,共支持奖励中国纺联科技奖1556项、中国纺联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118项、优秀教师学生4205人,公益支出超一亿元,为促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积酝形成了“忠诚担当,守正创新,科教为重,奉献纺织”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纺织之光精神”,陈思齐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企业捐赠给基金会,齐心协力为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杰在主旨报告《中国纺织聚乳酸产业创新发展趋势》中指出了五条聚乳酸发展思路原则,一是精准定位最适合的产品,不尝试替代一切;二是改性不能使用非自然降解和对环境不友好的材料;三是协调使用性能和降解性能的矛盾;四是协调改性增加成本与产品降低成本的矛盾;五是使用性能的评价和感知,重视体系数据和消费者感知。
张杰表示,聚乳酸在纺织材料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创新体系的支撑,希望能够设立一个创新主体,诸如国家级聚乳酸纤维新材料创新研究院或中心,打造上下游、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或联盟。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贺燕丽在《生物基化学纤维现状与发展》报告中表示,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发展压力增大迫使人类寻找新的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不再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是未来资源发展的绿色通道,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生物基绿色纤维与人体亲和,具有抑菌、阻燃、生物降解等特性,充分体现了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现代纤维加工技术完美融合。
“十三五”以来,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较快增长,一批具有产业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进入了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领域,初步形成了生物基纤维素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海洋生物基纤维及生物蛋白复合纤维的产业体系。2020年,生物基化学纤维总产能达到66.78万吨/年,较2015年增长了241.6%,年均增长48.32%。总产量为14.84万吨,增长87.61%,年均增长17.52%。
贺燕丽认为当前生物基化学纤维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关键单体和原料尚未解决。二是多数品种的产能规模偏小。三是产品成本偏高竞争力不强。
贺燕丽表示,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在“十四五”期间要努力提高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料的自给率和多元化水平,提高重点生物基化学纤维品种的规模化和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大力降低生产成本;在开拓下游纺织品的应用领域方面取得实际成效。
在企业交流环节中,多家聚乳酸相关企业分享了他们在聚乳酸应用方面的成果和心得。
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徐大冲介绍了公司目前的生产情况,据悉,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保产品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现建设有5000吨/年短纤维、1000吨/年长丝、200吨/年烟用丝束,以及20000锭赛络紧密纺纱线等四条聚乳酸下游产品生产线,并与下游织造、印染、缝制等品牌企业合作,先后开发了服装服饰、家纺家居和家装家饰等系列化聚乳酸终端产品。公司分别荣获“2018中国家纺家居特别贡献奖”、“2019中国家纺家居优秀品牌”等荣誉称号,开发的聚乳酸纤维AB被、聚乳酸大提花产品四件套分别荣获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产品组金奖和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绿色节能类创新产品金奖。
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张洪宾介绍了三类企业开发的产品,一是防护型功能纺织品,包括遮热防晒、防紫外线、抗菌驱蚊、防汗迹加工、防病毒产品;二是舒适型功能纺织品,包括凉爽系列、木糖醇纤维吸水吸热清爽产品、远红外发热系列、姜辣素吸湿发热系列、茶花油保湿亲肤产品、玫瑰精油纤维产品、牛油果油纤维产品、羊绒蛋白系列;三是保健型功能纺织品,有71K纤维广谱抗菌系列产品、备长炭抑菌除臭系列产品、富硒纤维发射负氧离子系列、白金纤维抗氧化系列、石墨烯纤维系列等。
烟台业林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总监李伟在《功能性纺织面料染色整理技术》报告中表示,“水木染”产业化关键技术有三项,一是植物染料的提取及商品化制备。二是纺织品植物染料规模化染色工艺研究。三是制定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鉴别方法及产品标准。
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材料创新总监段武海在《可降解聚乳酸纤维面料开发及在服装中的应用》的演讲中表示,要注重三点安全性,一是来源安全,二是降解安全,三是生理安全。特别是主打内衣和童装的企业,一定要把标准先放在前面,在婴幼儿童这个级别里面,一定要做A类标准。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总监宫怀瑞阐述了《功能性纤维在家纺领域的研发及应用》,他认为,功能性纤维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家纺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丰富了家纺产品的品类,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其次是赋予了家纺产品更舒适、健康的品质,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是赋予了家纺产品保暖、时尚以外更多的功能与科技感。
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和大家深入探讨了《聚乳酸等新型纤维材料含量优化设计与老幼护理系列产品开发》,他表示乳酸绒(PLA VELET)其天然弱酸性,PH值5.5-6.2,乳酸绒与人体PH值极为接近,所呈现的良好天然抑菌抗敏亲肤功能,相当于人体的第二层皮肤,特别适合于各类亲肤产品,可以滋养肌肤,同时可以防螨防霉,卫生安全。聚乳酸纺织品具有明显优势:无过敏、食品级、生物基、蓬松、保暖、消臭、可降解、阻燃。
郭宏钧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纺织聚乳酸纤维应用研发中心的函》,决定在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中国纺织聚乳酸纤维应用研发中心”,致力于绿色环保聚乳酸纤维材料在纺织品的应用开发,在家纺、服装类市场形成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冯德虎向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授牌。
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会长、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冯德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谢青,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贺燕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传雄,《中国纺织》杂志社总编辑居新宇,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思齐、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上台启动中国纺织聚乳酸纤维应用研发中心可持续发展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