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承诺:从过去,现在,直至将来,我们都将始终坚持使用优质新疆长绒棉作为原料,我们守护新疆长绒棉的决心不会更改。”3月24日,诞生于1984年的服装品牌“派”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如是称。
据了解,“派”是溢达集团(下称“溢达”)旗下的衬衫品牌,该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位于佛山高明,是全球最大的棉纺织服装制造商之一,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是世界众多知名时装品牌面料和成衣制造商。溢达旗下主营品牌包括“派”和“十如仕”。
资料显示,自1995年起,溢达就在新疆地区收购、种植和研究长绒棉,优质的新疆长绒棉成为溢达品质的重要保障。
“溢达”与新疆棉的故事
溢达由香港实业家杨元龙于1978年创立,其女杨敏德是集团现任董事长兼CEO。作为全球领先的纺织及成衣全方位服务供货商,溢达在全球约有3.5万名员工,每年生产的成衣近1亿件。
溢达与新疆棉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95年,当时,为了寻找更好的棉花,杨敏德跨越千里来到新疆。她发现,新疆长绒棉比普通棉花更洁白柔软,并且拥有更细长强韧的纤维,以长绒棉为原料的成衣,在亲肤度、透气舒适度、弹性和光泽方面均更优越。
从1995年起,溢达先后在吐鲁番、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昌吉成立了7家棉纺企业,形成了国内首家从棉花的育种、种植、轧花到生产高支及特高支棉纱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生产企业。
2018年,溢达与新疆长绒棉的故事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我到新疆去》,在纪录片中,杨敏德面对镜头说:“我将来能够跟人家说,你一生做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我可能会说,就是跑到新疆去,买棉花不打‘白条子’(欠条)。这可能是我将来觉得,自己做得最有一点作为的事情。”
据介绍,溢达在新疆收购棉花之初,就提前备足了资金,承诺让所有卖棉花给溢达的棉农“卖完棉花即拿钱”,坚决不拖欠、不延期支付任何棉农的棉款。二十多年来,溢达始终坚守并践行这一承诺,这也使其获得了当地棉农和民众的信任和赞赏。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企业深陷订单减少、交期缩短、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局面。市场需求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原材料的价格。这其中就包括棉花的价格,尤其是新疆长绒棉的价格,当时陷入历史较低水平,这导致了广大棉农的收入受影响。
为了有效降低棉农的生产风险,帮助棉农增产增收,并达到长期稳定地发展新疆长绒棉产业的目的,2009年,溢达与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的四个村庄签订了长绒棉种植、收购订单合同。
订单合同涉及的棉田总面积约两万亩;对于签订合同的农户所生产的长绒棉一级、二级籽棉,溢达承诺将全部收购,收购价格不低于农业订单中约定的保底价格;而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保底价格时,则以市场价格收购,以确保棉农利益。
除了收购棉花,溢达多年来也坚持在新疆做公益。据了解,杨元龙重视人才和教育,溢达也积极投身新疆教育公益事业。20多年来,溢达在新疆的阿勒泰、喀什、哈密、吐鲁番、和田、阿瓦提、沙雅、柯坪等地都留下了公益足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