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蚕宝宝也能在新疆安家啦

http://www.texnet.com.cn/ 2024-10-23 09:14:31 来源:新疆日报

  近日,全疆首个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在塔城地区乌苏市投产,实现了新疆从种桑、养蚕、到织绸的全链条生产。该项目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缫丝、织绸生产线,技术领先,设备精良,为新疆的桑蚕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往,新疆的蚕宝宝在寒冷的冬季往往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但如今,随着全产业链项目的投产,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新疆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桥梁。资料显示,在古代,中原地区的养蚕缫丝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地区的蚕种和养蚕技术被带到新疆,促进了当地丝织业的发展。同时,新疆的优质蚕丝和丝织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一步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

  据史书记载,中原地区饲养家蚕、缫丝织造的技术约在3世纪传入新疆,使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学会了养蚕缫丝技术。特别是和田地区,古称“于阗”,曾是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等地的重要通道,其养蚕缫丝技术更是闻名遐迩。

  在于阗,丝织品被称为絺䌷,不仅是当地百姓贸易的货币和商品,也是主要的税物和贡品。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记载了一个关于蚕种西传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于阗人对养蚕技术的渴望与追求。此外,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新疆养蚕历史的悠久,如尼雅遗址出土的蚕茧和干枯的桑树,都证明了汉晋时期新疆地区已开始采桑育蚕。

  新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在传统养蚕模式中,蚕农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和手工操作,受季节和天气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疆蚕桑产业开始引入智能化养蚕设备和机械化收获技术。近年来,新疆各地积极响应国家“东桑西移”战略,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温度条件,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塔城地区乌苏市作为新疆蚕桑产业的佼佼者,打破了冬季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限制,采用密封式养蚕,确保养蚕车间恒温恒湿、智能化、机械化,通过桑叶、大豆、玉米配制饲料,冬天零下二十几摄氏度都可以养蚕,大大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仅需240公斤的蚕茧就能生产出100公斤的蚕丝,这一优势显著降低了缫丝的总成本,为丝绸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乌苏市还成功试种并全面推广蛋白桑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3万余亩。

  除了乌苏市外,新疆其他地区也在积极发展养蚕产业。和田地区作为新疆的传统养蚕区之一,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养蚕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和田地区光照条件积温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空气干燥,蚕病不容易发生,非常适合养蚕。今年三月,和田市玉龙喀什镇蚕桑种养殖基地在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的支持下,以“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蚕种30张、90万头。

  据了解,伊犁州在养蚕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养蚕技术和设备,如智能化饲料养蚕系统、机械化桑叶采摘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开展家蚕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为养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养蚕示范基地,伊宁县温亚尔镇布力开村通过引进优质桑苗和先进养殖技术,使桑蚕种养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升级影响可观

  全疆首个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在乌苏市的投产,填补了新疆在工业化养蚕和丝绸智能制造领域的空白。相关专家表示,在新疆,冬天也能养蚕之后,意味着蚕桑产业不再受季节限制,可以实现全年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同时,全产业链项目的投产可为当地人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增收途径和就业岗位。如,乌苏市桑蚕茧丝绸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预计明年5月达产,届时将提供800个就业岗位。蚕茧的生产和销售形成的产业链,带动如丝绸加工、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项目的投产可为其他寒冷地区开展养蚕等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期待这一创新举措能够在更多领域产生连锁反应,推动新疆实现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