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田锦华:让产品“出山”,游客“上村山”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3-01 15:54:00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村党委书记田锦华,变得更加困难,他不仅要赶在去北京开会前处理、安排好村里的事情,还要雷打不动地去各村各组走一圈,了解村民心声,听听大家的呼声和需求。

  鲤鱼村是一个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聚居村

  “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不但要管起来,而且要管好。”田锦华是土生土长的鲤鱼村人,从村民到村支书,再到全国人大代表,鲤鱼村经济格局的转变,他比谁都了然于心。

  2024年是田锦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第一年,他通过媒体,自豪地向大家推介鲤鱼村的蚕丝被。履职第二年,他迫不及待地先与记者分享了“成绩单”:2023年,鲤鱼村年产鲜茧16000余斤,随着加工坊的提质升级,年实现产值24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1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63.91万元,成为“把一床被子做成一条产业”的经典案例。

  桑蚕产业只是鲤鱼村众多致富产业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山泉、龙虾、鲤鱼、枇杷、油茶也逐渐成为招牌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自然是田锦华关注的一大重点。

  “今年上北京参加两会,我继续为我们村的产业带货,让更多产品‘出山’,让游客到村里来‘上村山’,体验民族文化、参观打卡精品乡村游。”田锦华告诉记者,这几年鲤鱼村有从“靠山靠水”“护山护水”,最后“亲山亲水”的变化,旅游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变形”,集种植、养殖、抽丝、纺织、印染、刺绣等为一体的产业链的蜕变,鲤鱼村正一步步扎实打造自己的“硬实力”。

  种桑养蚕,编织农户致富“新丝路”

  “现在我们村一半以上群众从事桑蚕养殖、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加工、文艺表演,大家开玩笑说,我们从农民变成了艺人。”田锦华告诉记者,他今年关注的重点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下沉乡村、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