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大工匠|“纱弄师傅”——王鸽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1-18 15:16:33 来源:中工网

  从18岁进厂,在细纱纱弄里一走就是30年。她在普通的纺纱岗位上,用努力和汗水抒写纺织人生。同事们挡2~3台车,她能挡4~5台车,是大家公认的“操作能手”。她凭借几十年的生产操作经验,独创了一套细纱跑巡回、接头、换粗纱的先进操作法,在企业被广泛应用推广。她就是——“纱弄师傅”王鸽。

  提到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厂细纱工段长王鸽,同事们称她为可亲的“王师傅”。这个称呼看似一般,实则内涵很深。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代表着技术强、代表着被尊敬。而王鸽的这个“王师傅”称谓,也透着这两层意义。

  在王鸽自己看来,她只是一名细纱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平凡和普通。然而在富润纺织公司干部员工眼中,王鸽用努力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纺织女工之歌,展现了一位三十年默默坚守岗位,在普通岗位上作出不平凡成绩的纺纱女工形象。

  王鸽是“浙江省先进女职工”“浙江省技术能手”“绍兴市模范职工”。为减少生产停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王鸽自创的一套跑巡回、接头、换粗纱的先进操作法,推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也为企业增加了效益。据统计,仅2014年,这套细纱工序先进操作法就为公司创造效益近300万元。

  1986年2月,时年18岁的王鸽招工进了当时的国营诸暨毛纺厂,成为细纱车间一名四班三运转的纺纱女工。学纺织操作是一个反复枯燥的过程,要成为一名熟练的细纱挡车工需要2-3年时间,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挡车工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进厂之前王鸽没有任何纺织知识基础,看见老工人娴熟的操作只有羡慕的份。王鸽的师傅从如何接头、如何换粗纱、如何巡回一步步教她,往往一站就是8小时,学徒生活枯燥乏味,但她坚持了下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四五年后她的操作技术水平已经慢慢超过了师傅,并大大超过了其他挡车工的操作速度,在别人只能同时挡2-3台车的时候,她已经能挡4-5台车了,那时候也不全是多劳多得,但她觉得比别人做得快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成就感。很快她成了车间里的技术能手,从1990年开始,她基本包揽了厂里每次技能比赛的第一名。1998年,她先后被授予绍兴市和诸暨市的模范职工。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浙江富润纺织公司这家传统企业也在转型升级,纱线支数不断提高,新纤维层出不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新的产品需要新的技术,王鸽也与时俱进,重新学习新产品知识,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掌握新产品的生产要点

  凭借精湛的技术,王鸽在2000年开始担任细纱工段长,别小看这工段长,不仅负责工段50多人的生产管理,更重要的是承接着操作技术帮教工作重任,是公司领导眼中的“技术辅导教练”。

  近年来,东南沿海企业招工难日益严重,一线挡车工越来越难招,对企业而言,招进来的同时更要留得住。王鸽深知企业发展需要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为此,她亲自担任细纱工序的教练员,担负起细纱工序传帮带的责任。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王鸽,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不厌其烦地向一批批新工人传授纺纱技术,成为姑娘们口中的“王师傅”。新工人难招而且更难留住的现象在细纱工序被打破,虽然细纱工很辛苦,但在“王师傅”的精心教诲下,一拨又一拨的新工人不断成长,在公司里成为唯一一个不用担心工人流失的工序,而这一切都是“王师傅”的功劳。王鸽对待自己工序的工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以感情留人,在徒弟们吃饭的时候,她帮着看车,有徒弟请假的时候,她帮着顶岗,徒弟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她又热心帮助。她教的徒弟技术都很硬,而且能吃苦,有不少已经是车间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她带领工段员工出色完成了公司及车间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产量、质量、操作技术水平、现场管理等各项劳动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时光过得很快,转眼与王鸽一起进厂的女工只剩下5个人还在厂里上班,再过几年,她也要退休了。勤学、专注让王鸽更加快了工作脚步,年近五十的她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在2014年浙江省毛纺织行业细纱工(精纺)职业技能竞赛中,她摘得第一名桂冠,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她所带的徒弟也分获第四、五、七名。近30年的纺织女工生涯中,王鸽不仅是一位优异的操作能手,更重要的是她已把这种勤学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供稿)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