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织音丨夏华等代表委员探讨纺织非遗产业如何“破圈”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3-10 08:27:38 来源:中国纺织

  近年来,非遗一直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2018年至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理非遗保护工作相关人大代表建议近400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00余件。这些建议、提案反映了民众的心声。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带来了多份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建议,探讨纺织非遗产业如何“破圈”。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从苗绣看“非遗”产业如何“破圈”

  今年两会,夏华带来了《关于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等3份建议。

  在她看来,传统产业,尤其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非遗”要想实现产业化转型,必须具备标准化、商品化、数字化、市场化四个要素。

  夏华因苗绣与贵州结缘,从2003年开始,她多次带着设计师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的贵州,吸取民族文化的灵感,创造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美学作品。

  夏华运用数据化、时尚化、IP化、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新模式来拉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贵州、云南、甘肃等地的两万多名绣娘通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怀着对少数民族手工艺的热爱和对绣娘们的深切情感,夏华在两会期间,无论身上穿的,还是随身带的,都充满了贵州刺绣元素。针对目前贵州各地少数民族绣娘及工坊小而散、产品单一、缺乏创新等瓶颈,她提出了“关于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夏华看来,应当共创一些非遗等传统手工艺的消费场景、消费模式,让消费者在观赏和体验中,获得全新的消费体验。

  夏华建议,政府在鼓励民营经济创新中应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包括场景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孙发:

  如何使传统技艺绽放出新活力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点赞苗绣。近年来,贵州围绕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把非遗‘厚家底’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引擎’,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孙发说,长期以来,民进贵州省委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为主体界别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文化建设、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注和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组织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成效显著。今年的全国两会,孙发准备提出《关于推动跨国联合申报苗族服饰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建议》。

  孙发认为,在乡村振兴和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推动下,贵州苗绣保护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调研显示,自2013年以来,贵州通过实施《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通过“公司+协会+绣娘”等模式,带动1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年产值近百亿元。

  “如何使传统技艺绽放出新活力,毕节市化屋村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孙发介绍,2021年以来,化屋村联动文旅、民宗、乡村振兴等各级各部门在化屋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化屋苗绣工坊”等项目,共同打造“化屋苗绣”等公共品牌,开展绣娘技能培训,推出苗绣文创产品等。借力电商、网红带货、“黔货出山”等渠道,将化屋苗绣(含衍生品)、非遗美食等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化屋苗绣产业有效带动各类经营主体65家,2022年累计实现总产值940.82万元,从业人员222人。

  全国人大代表、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瑞瑞:

  做强彝绣产业推动群众增收

  “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推动楚雄彝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楚雄牟定县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瑞瑞说,今年她不光准备了助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刺绣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还特地准备了三套彝绣服饰,想通过全国两会展示楚雄彝族服饰文化,为彝绣代言,为家乡代言。

  楚雄州牟定县是彝族左脚舞之乡,近年来随着“左脚舞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牟定县以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发展迅速,生产企业和经营户达120余家,彝绣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值连年递增。

  走进金瑞瑞经营的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列着色彩艳丽的花衣、花帽、花围腰、花裹背、花鞋垫、绣花鞋等刺绣产品琳琅满目。公司生产的彝族演出服饰深受市场青睐,远销四川、贵州、深圳等地,并在当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营业额超700万元,带动当地2000余人就业增收。

  与彝绣打交道的这些年,金瑞瑞参加了不少彝绣培训班和彝绣论坛,这让她的见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她逐渐把目光从彝绣产业放宽到了文化事业和民生领域上。“我不仅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大做强彝族刺绣产业,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还要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等群众关心的事。”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新湘:

  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带来了多份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建议,希望推动政府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大各级非遗馆、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规范建设标准和运营机制,不断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她介绍,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地非遗馆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加强非遗馆的标准化建设和系统化运营发展已刻不容缓。据相关调查,多数省区市已将非遗馆建设纳入政府规划,但已建、在建或筹建的非遗馆从场馆名称到建筑规模、内部设置、人员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标准不一,且在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颈和制约。公办非遗馆是政府投资和运营,主要以公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而民办非遗馆既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还要注重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运营成本高、管理成本大,民营企业自身资金及资源有限。

  她建议,联合国家标准委、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及优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研究,按国家、省、市、区(县)四个等级,分别制定出台不同等级非遗馆的建设标准,从场馆名称、建筑规模、功能设置布局、运营管理、传承人及非遗项目建设管理等多方面提出统一规范的意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她还建议,采用政企合作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非遗馆,鼓励有经验的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非遗馆的具体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并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同时,及时同步制定具体的政策落地配套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落实政策保障机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大力开发数字非遗、智能非遗,通过科技化、艺术化、多元化的创新路径,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表达,让游客可以通过观赏多媒体、体验虚拟漫游等多种形式的互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老非遗的魅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